在纺纱过程中开清和梳棉是基本工艺,精梳的目的在于提升成品档次发挥特殊作用。纺纱的纺纱的基本原理是逐步完善纤维取向的过程,也就是要松解原料紧密无序的联结,促使纤维沿轴方向有序的集合,然后成为有效的成品进入棉条筒的进行存放或运输到各地。
所谓“梳理”,是指两个针面对纤维的作用,这是狭义的理解,其实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就两个针面而言,有转移、互梳,凝聚和剥取(梳棉锡林对刺辊、锡林对盖板、锡林对道夫和剥棉罗拉对道夫),互梳又称分梳,而分梳又分自由分梳、柔性握持和硬性握持分梳。梳棉锡林和盖板间、锡林和固定盖板间、刺辊和分梳板间都属自由分梳范畴;刺辊对给棉机构间,如梳棉给棉罗拉为锯齿形或菱形沟槽的一般属柔性握持分梳性质,精梳钳板与锡林间应属硬性握持分梳,分离罗拉与顶梳间又称柔性和自由的混合分梳。其中握持分梳和自由分梳都对纤维分离起主要作用。
精梳作用的特殊性:精梳机的作用是去除纤维中的短绒,提高纤维长度整齐度、提升档次改善质量,因此精梳对象局限于天然纤维,棉纺精梳主要针对棉纤维。在去短过程中主要依靠锡林和顶梳,去短的同时兼负除杂和除棉结作用,达到高度洁净,单纤维化伸直平行、富丝光感的纤维条。为了去除短绒,间歇定量喂给(每钳次的给棉长度)是精梳一大特点,不同给棉长度对应不同质量要求,即时给棉不是当时输出,一个给棉长度往往也受到锡林几次逐次分梳的机会。锡林分梳长度,也就是钳板握持纤维接受锡林的分梳的长度(不包括死隙长度),是几次给棉长度的总和,一般超过15 mm(随纤维主体长度而变化),而每次被分离罗拉分离的长度仅为一个给棉长度,通过分离接合、分离牵伸输出一个有效输出长度。
“两梳”作用评估的两重性 :
凡是有梳理作用的存在就有分离纤维的作用,但纤维受到反复分梳,不可避免会损伤纤维增加短绒和棉结,握持分梳要比自由分梳损伤多,自由分梳的反复分梳要比握持分梳产生的棉结要多。损伤纤维会产生短绒,曾经有的厂有内控参考指标,梳棉短绒(16mm以下)产生量不超过4个百分点,精梳不超过2个百分点。但排除短绒是“两梳”的共同任务。另外“两梳”对纤维的处理,都有不同数的落棉,与制成率直接关联,既有质量指标,也有经济指标的双重要求,因此“两梳”的大落大回或片面节约都是技术的误区。
开清棉、梳棉和精梳都属纺前准备,是决定成纱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不同的工艺流程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整体发挥的作用也在提升。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EDI
- 棉条桶厂家对棉条桶的问题改进措施[2018-09-17]
- 选购纺织棉条筒的标准从哪几方面入手?[2018-09-14]
- 塑料棉条筒的尼龙滑块有什么作用?[2018-09-12]
- 棉条筒-纱线粗细程度的表示和分类[2018-09-11]
- 梳棉断条的分类及影响[2018-09-10]
- 纺织周转筐的结构性能分析[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