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纺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颜色的纤维进行混纺(包括本色纤维与其他染色纤维的混纺),无论是哪一种色彩的色纺都是通过增减本色纤维的比例来调节色纺纱线颜色的深浅。与本色纱相比,色纺纱有很多优势,能实现本色纱染色不能达到的朦胧、立体效果,生产过程相对环保、节能等,因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国内的色纺纱锭数与棉条筒的数量需求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一些本色纺纱企业纷纷转向色纺。色纺生产技术源于本色纺纱技术,但通常的棉纺技术并不能满足色纺的个性化。
色纺并条个性化需求:
色纺生产技术源于本色纺纱技术,却又不同于本色纺技术,其更加追求个性化。体现在并条工序中可有以下几点:并条的并合功能主要是为了改善棉条的重量不匀,而色纺并条不仅要保证重量均匀,更要保证沿棉条长度方向的色比均匀。当采用异色条混并条工艺时,如果只是保证重量均匀而色比不均匀的话,色纱做成的织物会出现色起横。其次,色纺并条要承担调色补色的功能,这是色纺工艺的关键性技术。对准标样是色纺的初步工作,色不准则前功尽弃。生产前虽经打小样确定色比,但投料生产后仍会有色差,这就需要并条时调换1根~2根喂入棉条进行调色补色。再次,通过补色棉条修色时,补色棉条的定量要根据需要精准调节,这就需要并条机的牵伸倍数可精准调节。另外,小品种、多批量是色纺纱的特点,而许多品种的翻改是通过调节并条工艺参数来实现的,每班需要调整数次。因此要求并条机工艺变换快捷方便,以适应色纺需求。飞花介入纱体中形成纱疵对色纺纱的危害要比本色纱严重,而异色飞花形成的纱疵危害更大。
并条个性化让色纺多姿多彩:
相比本色纺,色纺并条断条自停功能更重要,断条不仅会出现轻定量棉条,还会产生片段缺色或少色棉条。色纺并条断条自停功能需个性化处理,重要的是将反光式断条自停改为对射式断条自停。本色棉条和有色棉条都能隔离对射光,因此对射式断条自停既适合本色纺的本色棉条,也适合色棉条,能避免反光式断条自停因深色棉条不反光而误判的错误。
色纺并条断条时,对于因自调匀整自动补偿重量继续生产而导致片段色比失控的问题,增设对射式断条自停把关道数是有效的解决方法。纺本色纱时,带自调匀整装置的并条机通常用于末并把关,但色纺采用条混工艺时,带自调匀整装置的并条机用于混并前的单色预并会更好。即异色生条混并之前,先将其分别预并,用自调匀整功能改善单色生条的均匀性,保证之后混并时混色条不仅重量稳定,而且色比也稳定。
由于打样对色、小品种翻改导致色纺棉条重量须频繁调节变动,并条工艺变换能否精准快捷对色纺生产至关重要。普通并条机工艺变换时需调换工艺齿轮,频繁调节工艺的工作量较大,工艺齿轮调换是有级变速,不能实现无级变速。有些带自调匀整装置的并条机,不调换牵伸齿轮,只须输入数据,由伺服电机承担牵伸调节,就可做到精准快捷。
色纺纱大都是高精梳比例,并条易出现输出棉条打折现象。色纺与本色纺不同,染色纤维具有强力低、易断裂、抱合力差等弱点,更容易因张力牵伸而恶化条干。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尽可能减少张力牵伸,允许棉条轻微打折,以经过粗纱牵伸区后可消除棉条折疵为原则。棉条离开棉条筒,向上经过粗纱高架,通过自重牵伸再进入粗纱后牵伸区消除轻微的棉条折疵,可避免增加并条前张力牵伸带来的条干恶化。
虽然色纺并条的本身存在一些弊端,但是通过相对应的优化措施可以解决色纺技术存在的问题,满足市场对色纺并条的个性化需求。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EDI
- 棉条桶厂家对棉条桶的问题改进措施[2018-09-17]
- 选购纺织棉条筒的标准从哪几方面入手?[2018-09-14]
- 塑料棉条筒的尼龙滑块有什么作用?[2018-09-12]
- 棉条筒-纱线粗细程度的表示和分类[2018-09-11]
- 梳棉断条的分类及影响[2018-09-10]
- 纺织周转筐的结构性能分析[2018-09-07]